电子书侵权恶性循环如何“破题”     DATE: 2023-10-01 09:52:58

原标题 :电子书侵权恶性循环如何“破题”

正版缺失催生盗版 ,破题盗版影响正版发展……

电子书侵权恶性循环如何破题

电子书侵权恶性循环如何“破题”

正是电书由于电子书更容易被盗版,一些作者和编辑才不愿意授权电子版,侵权而扫描版和泄露存档的恶性流行又是电子书缺失的结果。与其说读者是循环不得不看盗版,不如说是破题盗版影响了书籍电子化的正常链条,造成了恶性循环 。电书

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侵权数据显示 ,2022年 ,恶性我国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持续增强。循环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破题16个行业小类之一的数字出版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。

然而 ,电书作为数字出版的侵权主要产品形态之一 ,电子书盗版侵权的恶性问题仍为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困扰。2022年末 ,循环盗版电子书网站Z-Library被美国相关部门关停,这一事件一时引发了全球许多阅读爱好者的关注 。毫无疑问 ,传播盗版书籍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,但目前有大量平台 、渠道在为盗版电子书传播提供依托  ,其中不少受到用户追捧。与此同时,受盗版侵害的电子书作者、出版商却鲜有发声的机会  ,为他们辩护的声音并不多见 。

盗版行为受部分用户支持  ,出版商有苦难言……盗版电子书问题错综复杂 ,探讨其解决之道也需多方共同发声。

盗版电子书因传播优势流行

对于就读于天津某高校的历史学博士生丁宁(化名)来说 ,读书是他学习工作的刚需。为了进行研究,拓宽视野,他每年都要阅读大量中外文书籍 ,其中一部分就是他找到的盗版电子书。

大学图书馆、公共档案馆、网络开源资料能够满足丁宁大部分阅读需求,但仍有不少书籍不易通过正规途径获取。遇到找不到书的问题时 ,丁宁会选择到网络上搜寻盗版电子书  。

丁宁表示 ,许多书籍并没有正版电子书在售 ,网上能找到的电子版都是从数据库中泄露出来的存档,或者是民间自制的扫描版。如果要看电子书,就只能选择盗版,即使想花钱看正版也无处可看。此外,许多绝版书和外文书籍也只有盗版电子书可看  ,除非读者愿意支付极其昂贵的价格求购实体书。

某资源交流网站活跃着一位网名为北海的用户 。2016年以来 ,北海一直是网站书籍区的活跃用户 。

北海说 ,他所知道的大多数电子书的来源 ,都是合法的电子书数据库或销售平台,还有一部分电子书是书友自行扫描的 。一些拥有高权限的账号能够从电子书数据库中得到文件 ,并最终泄露到网络上。电子书销售平台出售的许多正版电子书也可以被破解,破解之后用户便可以随意拷贝 、阅览。因此总体来说,电子书并不难找,特别是出版于2015年之前的书籍 ,大多都有扫描版在网上传播 。

北海称,很多人传播电子书只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  ,并非为了借此牟利 。人们想要获取信息 ,却要面对许多不合理门槛 。很多书定价过高 ,甚至根本没有正版可买 ,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。

在北海看来,人们购买正版书支付的金钱大多没有流向作者或译者,而是落入了拥有版权的一些出版商手中 。北海指出,这种现象在欧美学术出版界尤其常见,这种现象助推了扫描版盗版电子书的流行 。

我国虽没有欧美那么严重的版权垄断,但正版书昂贵 、获取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依然存在,何况很多书还是大家的‘刚需’。在这种情况下 ,盗版电子书就应运而生了。北海说。

盗版当然不对,但是在正版电子书发展仍然不完善的情况下,盗版的生态位恐怕很难消灭 。在我看来盗版是历史的产物。随着社会发展 ,规则会越来越健全,当信息进一步繁荣 ,盗版可能就会消失。很多年后我们回头看今天的盗版电子书 ,可能就像现在看十几年前的盗版电子游戏一样 。丁宁说 。

正版电子书成本不容小觑

与上述部分读者认知相悖的是,面对电子书无本万利出版商坐地起价的观点  ,邱宇(化名)连说了两个不字。

邱宇在书籍出版行业工作已有6年 ,实体书与电子书出版工作均有从事 。邱宇表示 ,公众对于电子书出版的认知往往有一些偏差,特别是容易低估电子书出版的成本。

邱宇告诉记者 ,出版一本正版电子书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多。首先是支付给作者的版权费用 ,版权即知识产权 ,作者的知识劳动不会因书籍的介质从纸变为数字而贬值。版权成本往往比较高昂 ,对于名家名作来说尤其如此。

其次 ,电子书制作也需要不少投入 。无论是人工排版,还是计算机转换排版,都要有文字编辑 、美术设计、程序开发者为其付出劳动。电子书制作有成本,这一点和纸质书一样。

最后,出版商还需要为电子书付出发行成本 ,包括宣传推广费用 、平台对接费用  、售后服务成本等 。这些最后一环的付出容易被大众忽略,却是必不可少的 。

邱宇强调 ,出版商坐地起价这种描述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出版业。总的来说,我国书籍的价格是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 。许多电子书定价接近纸质版,这也是与其成本相匹配的 。我希望读者都能够认识到一点 ,那就是书的价值来源于内容 ,源于作者和出版者的劳动  ,而不是源于纸张 。理解了这一点,应该就不会再对电子书的价格有疑问了 。

针对盗版电子书对正版的冲击 ,邱宇评论说,一些读者提出的纸质书没有电子版问题其实就是盗版造成的 。正是由于电子书更容易被盗版  ,一些作者和编辑才不愿意授权电子版,而扫描版和泄露存档的流行又是电子书缺失的结果 。与其说读者是不得不看盗版 ,不如说是盗版影响了书籍电子化的正常链条,造成了恶性循环 。

电子书产业生态仍需构建

正版缺失催生盗版 ,盗版影响正版发展,读者对出版商缺乏理解……盗版电子书流行背后的问题 ,可谓一环扣一环。

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郭晶表示,我国电子书产业的良好发展,离不开国家 、行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、积极协同 。

郭晶认为 ,我国在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方面仍有改进空间,数字版权和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 。版权保护技术也得与时俱进 ,为电子书版权保护提供支撑 。

此外 ,我国电子书产业仍然存在上下游业务交叉重合,行业恶性竞争的情况 。这些情况也对电子书版权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 。产业链各方应该通力合作 、共享资源  ,才能推进我国电子书市场良性发展 。

丁宁希望我国能够重视旧版书 、古籍 、各类档案的电子化,并畅通大众的知识接触渠道 。如果人们都能以合法的方式 、合理的价格顺畅获取优质的电子出版资源 ,扫描排版质量差、检索困难、缺乏配套服务的盗版电子书自然就会被淘汰 。

邱宇希望我国读者继续提高数字版权保护意识。作为从业者 ,他认为出版业的改进离不开读者的理解和支持。

北海告诉记者  ,近年来网络上对电子书的版权保护力度已有明显提升。

2019年之后出版的书都不太好找了 。实际上,我们不崇尚盗版  ,我们愿意花钱支持正版 。只是希望中国的图书市场越来越好 ,让大家能方便地读到更多好书。北海笑着说 。(实习记者 孙明源)

来源:科技日报